栏目分类
俄乌战争已持续三年有余,自2022年2月爆发以来,俄罗斯空军的苏系战机在战场上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。被誉为超级侧卫的苏-35和号称鸭嘴兽的苏-34等明星战机,在乌克兰密集的防空火力和西方先进导弹面前屡屡折戟。
据不完全统计,俄军已损失上百架战机,暴露出电子对抗能力薄弱、雷达系统抗干扰性差等致命缺陷。西方媒体借机大做文章,不仅唱衰俄制武器,还将矛头指向中国空军。他们以中国在苏-27基础上发展的歼-11、歼-16系列为例,断言中国歼-20以外的战机都不足为惧,甚至声称日本老旧的F-15J都能轻松应对。
这种论调显然有失偏颇。美国《1945》军事杂志2023年刊文称,俄乌战事给日本敲响警钟——除了隐身战机歼-20,日本F-15J似乎无所畏惧。文章片面强调俄制战机在实战中暴露的缺陷:雷达探测距离不足、导弹命中率低下,面对现代化防空体系束手无策。
展开剩余71%然而将中国战机简单等同于俄制装备的翻版实属谬误。中国空军经过二十年跨越式发展,早已突破仿制阶段。以歼-16为例,这款四代半战机虽保留苏-30的外形轮廓,但内部系统已全面升级:搭载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,探测距离突破200公里;配备PL-15远程空空导弹和PL-10近距格斗弹,其性能远超俄制R-77导弹。更值得一提的是歼-16D电子战型号,可携带专用干扰吊舱为歼-20开辟安全通道,这种体系化作战能力是日本航空自卫队所不具备的。
反观日本主力战机F-15J,这款上世纪80年代引进的美制战机已显疲态。目前日本保有200余架F-15J,但机队平均服役年限超过30年,机体结构普遍出现疲劳裂纹。2007年美制F-15发生空中解体事故后,日方检查发现多架F-15J存在类似隐患。近年来该机型事故频发:2008年福冈坠海、2011年冲绳失联等事件暴露出严重安全隐患。据日方数据显示,F-15J的完好率已跌至30%,意味着每10架中仅有3架可随时升空作战。
在战术运用方面,中日空军存在代际差异。中国空军构建的隐身战机 重型战机作战体系已实现歼-20与歼-16的战术协同,而日本航空自卫队尚未完成F-35与F-15J的体系融合。特别是在东海方向,从冲绳那霸基地起飞的F-15J受航程限制,难以应对歼-16超过1500公里的作战半径。日本虽计划对54架F-15J进行现代化改装,但平台老化的根本问题无法解决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航空工业已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。从太行系列发动机到机载光电系统,关键部件均实现国产化。俄乌冲突中暴露的俄制AL-31F发动机可靠性问题,在中国WS-10系列发动机上得到有效解决。而日本F-15J仍依赖美国提供的零部件和维护支持,战时保障存在隐患。
俄乌空战的经验教训确实值得深思,但简单类比有失公允。中国空军通过自主创新已实现质的飞跃,歼-16等新型战机在航电系统、武器配置和体系作战能力上全面超越日本F-15J。未来东亚制空权的争夺,将取决于体系对抗能力而非单一装备性能。日本若继续依赖老旧的F-15J机队,恐将在空中较量中陷入被动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下一篇:没有了
- 2025-10-11俄乌冲突“实战”提醒日本,除了歼20,中国别的战机F15J都不怕?
- 2025-08-19马洛卡瞄准巴萨新星福特,出租计划助力球员成长_巴勃罗_西甲
- 2025-07-06中药真相:丹参加绞股蓝,降脂有疗效_药物_效果_患者
- 2025-06-256月12日洽洽转债下跌0.17%,转股溢价率175.49%
- 2025-05-24重磅!央行:支持汇金公司增持
